小书亭

散文行天下

文学漫步:不幸的诗人们

——网络文化活动《“我是诗人”记》0

文、三峡刘星

小小说的盛行、文摘报刊畅销敏捷地取代更具有文化意义的纯文学类报刊杂志,并且成为相对较好的精神读物。从写作的角度而言,是对小说的迅速升级置换,人们在快餐文化的消遣中无暇去慢吞细咽那些文学作品给予我们精神的产品,慢慢被网络阅读习惯牵引,从而加快了对讯息的直截了当的渴求,而忽视了诸如诗歌作品的艺术思想内涵的理解和欣赏。浅阅读时代,是对文学艺术的一种赤裸裸的摒弃,是对以诗歌为显现的文化艺术的摒弃。

微博时代加剧了“碎片化”写作的进程,而诗歌作品本身具有碎片化的特点,而且是高度典型化个性化情趣化的凝练化的——七八个意象画面,几段情绪流露、诗人独特的语言风格、在小巧玲珑中,让我们无限回味其中的妙处来。这种妙,需要诸多的学识、情趣、时间、心思去品味——。一句话,诗歌的内在魅力总是“品味”出来的,几乎无法讲述分析出其中蕴含着的力量,而这就是好诗。尽管是优秀的当代诗作,但是却无力在微博时代更有力的占领这个传播的平台,反而被这个最火爆的移动平台所忽视,而且迅速地让诗歌为载体的文学艺术失去本来的市场。也许,反过来说,文学本身正是以这样那样的碎片的方式组合地展示着艺术。

而诗歌本来就是如此的方式,传递着一代一代的诗人们对社会对生活的零碎的但是却是完整的认识和态度。而正是由于前辈的诗歌辉煌,足以让当代的诗人只能禁锢在“诗人”的影子下,以种种变形的方式扭曲着诗人本来应该纯洁的心境。

哎,“我是诗人”,我不幸来到了微博时代。

博客,当这个舶来品来到这个,迅速成就了新浪博客最牛的个人空间,这个牛,指的是文化含金量。当然,仅就空间的数量还是腾讯空间更广大,海量的腾讯空间充斥在更多的生活碎片化的细节中。

单就我历经五年来接触和交流的新浪博主之广,阅读和浏览足够“学富五车”之多。而迅捷的阅读他们的作品和即刻的交流片刻,犹如星星对撞的那样渺茫而实在。说渺茫,是因为几率太小;说实在,是因为我们就“此文”——此景、此时、此事——相当于面对面用文字的方式对话生活的艺术和艺术的生活。而这一点是古人写作时候难得的,当无法即刻反馈对文本的认识的时候,作者往往就停滞在固有的思维和情绪中,难得从作品中走出来。阅读一个新浪博主的博文系列,我往往是因为“此文”之后,首先看他的“博名”的暗示,更看看他的博客的定位。比如我的新浪博客的定位就是“棋艺文化客栈”,进而翻墙进去看看他的博文分类,没有良好的分类的文章,我至少觉得他对自己的写作定位不明确,对自己“薄海”之路没有一个明确的定位,而是仅仅是一种消遣和娱乐。感兴趣的时候,我会用我的方式(也许,熟悉我的网友会知道我习惯用那些方式,而且这些方式巧合对眼,这是题外话)和博主对话,抛开礼节性的酸儒之外,我们会肤浅的记录着我们之间就“此文”展开的话题。这同样是碎片式的,缺乏一个连贯的整体性——我们很多人,就这样在零碎的文字交流中白白的浪费了时间,正是因为如此,新浪博客平台七八年来,很多的博友自觉的离开,仿佛渺茫的不知名的“流星”般消失在茫茫博海……正是由于如此碎片式的交流和对话,让我们深刻感受到之局限。所以,我和其他博友一起开始了对“草根名博”的系列访谈。这是一种偶尔会获得新浪网站支持的“草根文化互动”,是一种情趣的毫无功利思想的一种“文化活动”。而之所以无怨无悔,就是因为对艺术生活的向往。所以,我陆陆续续在三个各自独立的新浪的网络文化平台开展了文化访谈活动。比如新浪论坛频道,在新浪读书沙龙论坛做首席版主,开展了文化和读书相关的“访谈”;比如在新浪棋牌频道,从“天下行棋”博客圈文化宣传管理员的身份,在新浪棋盘围棋频道的支持下对棋艺文化博主开展的“新浪围棋名博大访谈”;在新浪草根博客频道,在梦冰为首的支持下,开展了“草根名博大访谈”等等。通过这些活动,我至少让自己明了了如何写博,即是在这些碎片般的随笔短篇类博文中,我们应该深入的了解某些新浪博主的写作动机、目的、意义、价值。在各个频道发布之后,期待连锁的效应,从而让某些有“眼光的、自觉的”新浪博主对自己的博客进行有的放矢的写作,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的亮点和特色。这些例子,可以在我的博客分类中有此专项分类《草根大访谈专题片》、《围棋名人专题片》,两项合计各种类型的博客对话就形成了,而且有00篇博文之多。这也是我上新浪开博之前从来没有想到的,也是我写博文以前从来也没有料到的,我竟然会如此关注这种“草根文化”现象,因为我也是“草根”。草根和草根的天然的联系?还是草根对草原的无限向往。许多的草根博主关注的是自己脚下那一块天地,做着几千年来几乎所有文人的狭隘的梦,未曾想到,我们应该用自己的方式手牵手、根连根、心连心。

但是,事实上,新浪博客首页、草根博客首页,均对“诗歌”采取了一种“视而不见”的态度,我做过多年的新浪草根名博博乐,听见了太多“诗人”的抱怨,看见了太多的“诗人”流浪了,也看见很多的“写诗的人”不再写诗歌了。这就是现实。

“我是诗人”,我不幸来到了博客空间。

而今,我和东方骄阳等发动鼓噪了一个“我是诗人”诗歌文化活动,也正是基于同样的缘故。这个诗歌文化活动有这样一个响亮的名字“我是诗人”,同时建立了一个独立的同名的博客《我是诗人》。这个活动正在向预期的方向顺利的展开。报名参加比赛的诗人已经排到了第三期,而许多的新浪资深的博友文友也欣然参加我们的“评委会”做评委……

无可否认,面对网络的虚无和实在,面对以诗歌为代表的中国文学更功利化市场,面对一起的一,我觉得自己天生很“迂”而“蠢”。但是,我无怨无悔,我们其实并不孤单,我们和许多的博友正是用各种的方式让草根之文化繁荣得更加的茂盛和更加的姹紫嫣红……

我不禁想到了杜甫,杜甫在云安短暂生活的大半年艰难时光,想到杜甫在夔州生活的三年中,面对生活和艺术,面对政治和家国,面对草根和名义的生活的方式和态度。单举例说他和诗仙李白的情谊,那是一种草根对名人的单相思,不是互联的而是单向的。这个后来被定义为诗圣的伟大诗人,正是因为对社会对生活的真实感受和逼迫深入,从来才有了他创作最辉煌的鼎盛期,从来才有最瑰丽的彪炳史册的诗篇,比如《秋兴八首》比如《登高》等……

“我是诗人”,我不幸来到了对诗歌渐行渐远的时代。

而更多的纯文学艺术网站,因为地域性或者是因为历史的范围性让这些文化内涵只能在“近亲内”繁殖,近亲繁殖的结局,无需多言,不是精致的小团体就是艺术的颓废之花。

所以,艺术正走在自我的救渎中,再没有了大师的一呼百应的英雄式效应。即使如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也不会对中国当代文学艺术产生权威版的引领效应。这不怪莫言和不怪莫言作品本身的艺术,而是当代文学艺术缺乏让大家真正恭维的文学“导师”。盲目崇拜鲁迅到教材中鲁迅们出局,来得不是早了,而是迟了。而对诗歌的“过度解读”至少造就了一批对“诗歌”的刻板认识和拒绝零距离的几代人。

正是鉴于此,我们期待用这个《我是诗人》的网络文化活动,掀起一个新的“复兴”契机,期待用最新的模式展示着“我是诗人”,我正鲜活地活在当下。(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