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亭

龙神变

到了钱庄,当廖力拿出那么一大把的银票要求更换时,着实让钱庄的人是小小的吃了那么一惊,不是因为这几万两银的面额过大,而是从来就没有人提出过这样的奇怪要求。

“怎么?换不了吗?”这人一旦突然间暴富了起来呀,那个说话的语气都会给他不一样。“不是吧!又不是很多钱。这样一点点的小小要求你们都办不到吗?”

“这个当然不是了,而是我们从来没有遇到过这样子的要求。”负责接待他的钱庄人员很有礼貌的对着廖力解释。“如果这位公子要领六万两的真金白银我们办得到,要把这些换成一万两银子一张的银票我们也能够提供服务,因为我们钱庄最大面额的金票是十万两黄金。不过要我们钱庄拿出六百张一百两面额的银票,说句实话,我们钱庄目前还真没有那么多的零票呢!”

“这样啊。”听到钱庄的人说这一百两面额的银票不过是零票水准,廖力一颗嚣张的心也顿时凉了半截。原来自己这点财产在全国首善之区的钱庄眼中,不过是个屁。“那这样的话,就请你帮我存在这里如何?”

啊?怎么刚才一副要将身上的钱全部捅在身上的态度,在一听到没那么多零钱的说法之后,就完全转了一个态度呀?不过这样也好,这个钱庄的人员原本就是打算说服这个一看就是没有在钱庄开过户头的家伙在他这里开一个户头,然后将他身上的钱存在里面的。现在既然他直接就上勾了,这个钱庄的接待人员当然是连声说好,还奉上了茶水,主动的帮忙廖力去跑这个存款手续呢!

不一会儿,廖力身上那六万一千五百两的银票,就变成了一张用铁沉木做的,上面刻了立典钱庄章子的两寸四方的小牌子,和一本载明了存款金额的帐簿。

“嘿嘿嘿,我来为公子说明一下。”这位接待人员的脸上带着笑意是止不住的那种,当然了,凡是有人来存钱,累积到年底,都会依照他经手的存款总金额来给予年终的奖金。六万多两银子,对于这个刚刚进入钱庄,经手金额还少得可怜的人来说,实在是财神上门呀!刚才廖力进来的时候,穿得是一身普通衣坊做的衣服,那些钱庄负责接待的前辈看都不看一眼,才让这个叫余柄阗的人去负责接待的。没想到,他一出手就是六万两啊!光是这一摊,到了年底,他可以分到六十两的奖金。他对于廖力的态度,也就立即的一百八十度的转变了。

这样一来,却也让廖力这个从来不上钱庄存钱的人对于这个钱庄的运作有了基本的了解。对于来存钱的人,立典钱庄都会给予一本记录金额的簿子,及一块上面刻有号码的小牌子。其中,簿子的样式是相同的,但是那块小牌子,则就有很大的分别了。一千两银金额以下的,钱庄就会给一快用桃木刻的牌子;若是存款金额超过一千两,但在一万两以下的,就给一块檀木刻的牌子;若是超过一万两,在十万两以下的人呢,就给一块铁沉木做的牌子;至于十万以上,五十万以下的,则是发给一个铜制的牌子;超过五十万,到达一百万的,就给一块银制的牌子;至于一百万以上的,那就是金牌了。

这个制度,是距今九十年前的大财阁尚书所订下的。他的说法是这样容易钱庄的管理,但是却形成了一股表彰身份地位的风气。每个有钱人都以拿到钱庄的金牌为为身份地位的象征,使得钱庄的存款风气,在后来的二十年间形成。一般要是不相熟的商人作生意,都还会要求对方出示立典钱庄的存款牌,证明证明自己的财力程度。

“原来是这样,这个尚书令还真是高明呢!要是他不当官,去作生意,那还不是削翻掉了?”廖力听完了余柄阗的说明,很是感慨了一下。

“那当然,典汉最大的平邦商会你听过吧?就是这个尚书令退休之后创立的。现在呀,生意的触角都伸到典汉以外的国家去啦!”

“你是说那个朱家?”平邦商会是整个典汉最有名气的商会,生意遍布整个典汉不说,连周围的几个邻国,甚至更远的西方都有平邦商会他们的踪迹。要说典汉称得上富可敌国的商会,除了平邦,不做第二人想。“难怪,难怪了。”

出了立典钱庄,廖力仔细的看了看手上的这块牌子,背后的号码是九四五六五七,嗯嗯,他是第九十四万个拿到这块牌子的人,啊?在钱庄存款超过一万两银的人有九十四万人?那这整个典汉加起来的财富,到底有多少啊?

廖力摇摇头,决定将这个自己算不出来的问题暂时的抛在脑后。现在要紧的,是先回到驻所一趟,换一件衣服再说。

回到驻所,才换好了衣服,就被伍胜拉着去孙立的官邸。说是有一件重大的事情要告诉他们两个,所以要他们一回到霸京后就直接去找他。早在五天前就回来的伍胜,就这样一直待在驻所里等着廖力,饶是伍胜的耐心过人,也已经被磨光了。所以见到廖力衣服换好,就不由分说的拉着廖力去见孙立了。

“阿行啊!这几天你跑哪里去啦?听说伍胜都回来五天了,怎么你才刚到霸京呢?”孙立这句话其实也是随口那么一问,但是听在廖力的耳里,却让他惊疑万分。

“这个徒儿是想这次乱事已平,左右无甚大事,就到怡红院去住了几天。未知师父有要事要告知,徒儿实在是罪过大矣。”廖力转念一想,若是不想个好的理由应付孙立,万一让师父将他与平南王府库的那不剩半钱的金子联想在一起,自己还真不敢想会有什么后果。想来想去,还是用去青楼放松是最直接的办法。提了这个,孙立估计也不会深究的。

“这样啊,年轻人血气方刚是正常的,你又还没成家,偶尔为之,也是可以。但不可因为这样而放弃了在武道上的修练,知道吗?”

“这个当然,徒儿一定谨记在心。”

“对了,这次要你们过来,是有件事情必须要先透露给你们两人知道。”孙立端起了桌上的一杯茶,喝了一口。“这次赵隆能够祸乱一方,有很大的一部份原因是因为朝廷在情报工作上面的不足。这次平乱之后,主要的工作将放在对情报工作的整合与掌控上。尚书令周子仪将会在近日解甲归田,不过不是真的就此隐没,而是要奉帝令成立一个全国性的商会,并借此对民间情报的监控做进一步的提升。不过呢,这件事情当然不能光靠尚书令一个人来做,必须要有一个人专门负责这些情报人员的训练与整合。这人选之中的一个嘛,就是阿行你了。当然,这毕竟就等于是要让你辞去学士的官位一起退入民间,所以如果你想继续在朝为官的话,为师这件事上面也不会勉强你。毕竟师父未来极有可能接下尚书令的工作,身边也是需要人手的。虽然圣上与素相对你的评价都非常的高,但是如果你想在朝为官,只要为师一力主张,相信你还是可以留下来为国效力的。”

“师父,弟子能够为典汉的常治久安出一份心力,又怎么会在乎这些许的功名呢?”廖力现在早巴不得一口就答应了下来。这是什么?这是一个再肥不过的肥缺呀!廖力根本就没有继续在朝为官的念头,会当官,那都是为了赚钱呐!他们廖家一向忠心为国,对于商人这种鞠躬哈腰的行业一点好感都没有,更不要说让家族的子弟去做生意了。所以,他们一家子都是军人。

但是现在的情况完全不同啊!他可是在圣帝的要求下潜伏在市井之中当商人的,不但给他一个合理赚钱的理由,背后的权力还大得不得了啊!有这样的好事,他怎么可能不要?

就这样,在廖力发表了近千字感人肺腑,忧国忧民,牺牲小我,为人民服务的宣言之后,孙立终于被他的牺牲奉献精神所感动,也不再坚持让他要留下来在他身边帮忙了。

谁又知道,这孙立本来就是打着这样的算盘呢?只要他尚书令再干个几年,就随便找个借口辞官,那他以后的日子也就不必担忧生活会困顿了。以他这样的人,要在这个朝廷设立的帮会中安插个养老的位置,那不是轻而易举?

不管怎么说,影响天下大势数百年的长风会,终于要开始踏出它的第一步了。

春天那稍微有点凉意的风已经慢慢的带上了一丝丝的暖意。在这个春暖花开的季节,拥有总人口数两亿余人的典汉神圣帝国,也如同这个季节一样的一片欣欣向荣。

前平南王赵隆的事件,就像春风之中的凉意一般,慢慢的被暖意所取代。反正这件事情对于大多数的典汉人来说,根本就没有影响到他们的日常生活。而既然没有影响到日常生活的作息,那么,就只是那些有钱有闲的人嘴里的一个八卦,一种谈资罢了。自己的生活总是要顾的,那些高官世族在搞些什么,其实根本就不是他们所关心的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相邻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