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书亭

散文行天下

翱翔在诗意的教坛

——兼评《我的诗意教坛》

我和飞也,属于典型的“知音”类文化碰撞;无面见之缘由,有网海之际会。

认识飞也,是因为新浪博客和文学艺术,而不是他的职业、职位、成就。先在网络相遇,交流。之后熟识其人其事其政绩其文风,则主要源于他的几部专著。其中之一《我的诗意教坛》,署名肖人翔;此时,我方知飞也先生的尊姓大名。

原来他也是教师,而且做出如此杰出的贡献和成绩,三峡不得不敬佩之。尽管我们同行,都用自己的方式关注“小学校,大教育”;但是反复碰撞,让我们诞生最“瑰丽”的火花。这火花,就是文与文的对话。我们通过这样那样的文本,沟通着作为一个教师的执著和坚守、耕耘和收获——唯最有诗意的情怀才会酿出最瑰丽的教坛人生。

我也写过不少诗文,也教过不少学生,带过不少青年教师;而对于“诗意教坛”总怀着忐忑的敬畏和虔诚的向往。因此认为,能够书名为《我的诗意教坛》,本身就是一种自信,一种自觉,一种自傲。正如飞也《代序-我的三原色》中的歌吟一样。黑底“作了我无垠深邃的背景”,白影化成“每一条笔记都相当于一条路”,红“的气息早已蓬勃的人生激情”;也就是说,这黑融化在“文墨瀚海”里,这白消释在“潇洒诗韵”间,这红渲染出了“杏坛硕果”——这就是飞也的诗意教坛。

《我的诗意教坛》全书五辑,每辑都很诗意:诗心,课外吟咏;诗性,杂记随感;诗眸,本质关照;诗感,网络星空;诗情,往事回放。在《网络星空》中载有飞也和我的网络文化交流故事,曰《初识博客才俊三峡刘星》。网事悠悠,文化交流的过往总是那么亲切而感动。

我曾在《约客听棋:两罐云子等君饶》中这样写道:“匆匆而至,居然洋洋洒洒。其中许多的溢美之词让三峡刘星汗颜,比较博友的建树,我只能说我在努力,而且一直在努力中,所以我说——在路上。其实,你也好,我也好,我们这些普通的文友聚合成为了草根,然后汇集成为草原,再然后才有花香鸟语。有了花香鸟语才有了飞禽走兽,如此才是真正的文学。”通观文学,所有的经典都不是刻意写出来的,而是心的记录。哪怕这些记录无人知晓,但我们自豪,因为,我们用笔墨饱蘸我们的情感真实地反映了我们应该拥有的世界。所以,中国有句古训“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我一直笃信也。而今,飞也的专著接连出版,如同教坛之花竞相开放;这花,正是诗性最美的璀璨。

事后,飞也回复说:“三峡自有五色云,刘星笔花四时春。下午开会,刚刚回来。顺祝:快乐永远!”此诗语激发了我的兴致,于是实话实说:“哈哈,朋友的点评很诗意,很巧妙,很切题。”后来我特意写了一首“三峡牌打油诗”致谢:“一只秃笔描风月,两罐云子等君饶。人生大场随心定,泼墨写意醉今朝。”这就是诗意的人生啊!我想飞也不正是“泼墨写意醉今朝”么!

茫茫人海,淼淼杏坛,认识就是一种缘,而且是翰墨情怀。能够被朋友记忆确是一种幸运,能够被载入书籍则更是一种幸福。

作为教师,我更欣赏飞也对教育实践的感悟。那些文章决非泛泛之谈,个中味道唯有把职业当成事业的教师才能心领神会。他是这样评价“教书匠”的,“匠心即童心,亦诗心也”;而怀揣这颗诗心,“我在上课的时候不像上课,我不上课的时候像在上课”。这些感悟及归纳之凝练,是“翱翔在诗意的教坛”中的佼佼者才会拥有的智慧和美丽。换句话说,他用自己的方式游弋在教坛和文坛和政坛之间,处处硕果红花,显得是那样的游刃有余。由此观之,他在《我的教博心》所总结的五心即“真心、全心、精心、欢心、诗心”,不仅属于教坛,更属于文坛,还属于政坛;不仅是事业的追求,更是人生的境界。事实上,肖人翔先生在江西教育界乃至江西文化界都属于“风流人物”,所以才有“三栖怪才”之美誉。

最近,我一有空就翻阅他的新著。起初感觉很实在,接着看出了他探索实践的新颖大胆,继而感受到无论是诗歌还是杂记随笔或者讲座,字里行间总是流动着一股春天般的诗风——这股诗风来自于文化,更来自于修炼;来自于童心,更来自于睿智;来自于体验,更来自于创新过程中无邪而自由的灵性。纵观中国传统教育之积弊,一些教师仅仅为了教书而教育,为了生计而工作,为了名利而拼搏,甚至为了权欲而堕落。其实,教师不是仅仅“为人师表”就可以成俊杰的,应该用心灵去铸造心灵;不仅需要问道天下而铺路架桥,更应该将诗魂融入师魂然后照亮学生的前程。难能可贵的是,在教育被捆绑被肢解被程式被雾霾的背景下,飞也始终保持着那样的诗意状态,优秀而洒脱。

流连于《我的诗意教坛》,感受其淋漓尽致,就得出结论:飞也的诸如此类的文字,足以导引普通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的立志与励志。

美哉,诗意教坛!

014-5-1夜写于三峡(未完待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推荐小说

相邻推荐